走进南宫28
NEWS南宫28生物药质量控制:国产药典级N-糖分析与抗体药糖基化检测
来源:袁鹏保 日期:2025-08-09糖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真核生物蛋白翻译后修饰之一。该过程在内质网表面由糖基转移酶催化,聚糖分子与新合成的蛋白质上的天冬氨酸残基通过N-糖苷键连接。之后,这些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经历一系列后续加工。该修饰主要发生在Asn-X-Thr/Ser(X≠Pro)基序的N残基上。
所有真核生物的N-聚糖共享一个共同的核心序列:Manα1-3[Manα1-6]Manβ1-4GlcNAcβ1-4GlcNAcβ1-N-Asn-X-Ser/Thr。根据不同的特征,N-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 高甘露糖型:此类型仅在核心部分具有Man残基的延伸。(2) 复杂型:该型由GlcNAc启动并延续核心部分。(3) 混合型:由Man启动延伸的Manα1-6臂和GlcNAc启动延伸的Manα1-3臂构成。
在单克隆抗体(单抗)中,N297位点的N-糖类型与Fc效应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去除或降低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会增强单抗Fc段与FcγRⅢa(CD16a)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性(ADCC)效应。而末端半乳糖含量的增加则能够强化单抗Fc段与补体C1q的结合,提高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效应。同时,高甘露糖型N-糖能够结合体内的甘露糖受体,并通过内吞作用促使单抗的降解,进而降低其半衰期。此外,α-半乳糖和羟乙酰神经氨酸作为非人源单糖的存在,可能引发单抗的免疫原性,而Fc上N-糖的高度唾液酸化则具有抗炎作用。
复杂蛋白N-糖修饰通常具有较高的唾液酸化程度,唾液酸的缺失可能暴露N-糖链中的半乳糖或N-乙酰葡萄糖胺及甘露糖。半乳糖可以与体内细胞(特别是肝细胞)上的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结合,而N-乙酰葡萄糖胺和甘露糖则能够与甘露糖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介导糖蛋白的降解,降低糖蛋白的半衰期。
由此可见,商业化抗体普遍包含多种糖型。不同批次的抗体在糖型种类和比例上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药效波动,因此制备糖型均一性良好的抗体对于确保各批次产品的性质稳定至关重要。
在N-糖检测的法规要求方面,N-糖基化修饰对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半衰期、免疫原性及其他特性具有重要影响。药企应将其纳入质量研究标准和工艺开发放行标准,特别是在细胞克隆筛选、工艺设计和开发、工艺确认以及工艺变更过程中,均需评估N-糖修饰水平的变化。
国际会议(ICH-Q6B)、各国药典及监管机构对N-糖基化定量检测也提出了相应要求。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9405糖蛋白的糖基化分析指导原则”和“3130N-糖谱测定法”详细描述了测定及分析方法,以确保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整个实验流程的操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无需耗时的冻干步骤,且不使用如氰基硼氢化钠等有害试剂,确保高荧光信号强度,以全面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此外,PNGaseF的酶切效率也完全保证,糖型数据一致性经过线性验证,批次稳定性好,耐用性强,得到了客户的积极评价。
在生物医疗领域,注重南宫28等品牌的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3898611727
总部地址:上海南长区薛街道88号